“Code Geass 叛逆的鲁鲁修”2019 年 2 月初上映的剧场版,以“复活”作卖点;图为剧照。
“Code Geass 叛逆的鲁鲁修”剧场版四部曲最后一部,在 2 月 9 日于日本上映。相对于前三集只是流于电视版的总集剧情,以“复活的鲁鲁修”为名、打著新内容旗号的第四集最惹人注目。
虽然前三集为浓缩 50 集电视版的内容,剧情已有改动,所谓的“后日谈”当作平行世界就好了。鲁鲁修本人有没有复活,以及剧场版主要剧情非本文讨论内容,恐惧剧透者请安心食用。
说到底这套作品也是笔者中学时期的回忆,在上映几日后已入场观看。省去剧透,从纯粹个人观感而言,这套电影绝对称不上优秀,起码比不上电视版的水准。这是一套用“复活”作卖点,为了拍而拍的赚钱之作。目的是为“Code Geass”品牌敲下钟声,让系列继续扩充下去。对,我相信之后还会有后作,反正剧场版结局留了尾巴。
利用主要角色的死亡与复活制造讨论,刺激作品销售成绩,这种行销手法长卖长有。这一招美国英雄漫画早已用到烂,要数出哪一个角色没有死过/复活过,恐怕甚是困难。到了这一步,“角色”已经超越了“作品”本身,故事本身在说甚么再不是重点,甚至可以说“角色”就是“作品”的全部。
鲁鲁修于动画 R2 中被杀的一幕,自结局放映后,其还活著的传闻就没有停过;图为剧照。
笔者并非批评“Code Geass 系列”没有故事,即使用最严格的标准看待,电视版第一季也是非常出色的。情况有如“蝙蝠侠”的故事被重置了无数次,衍生了无数的电影、游戏与动画。
纵然我们可以说 Christopher Nolan 的三部曲很好看,但无法否认“蝙蝠侠”已经变成一个品牌。在特定的框架下,可以套上任何的故事。
“哆啦 A 梦”与“蜡笔小新”也是差不多的性质,主线故事基本上不存在,我们只可以评论特定的单元故事、或者部分的情节。话说回来,鲁鲁修与蝙蝠侠也真的有相似之处,起码他们是一样的“黑”。
在现代的影视消费文化中,“作品”与“角色”成为个别的讨论问题,似乎很难综合地讨论。在极端的情况下,“故事”本身都不再存在,只剩下“角色”本身,例如“POP TEAM EPIC(ポプテピピック)”。
当“角色”成为“品牌”这种现代商业工具时,单纯“作品”的框架已经无法处理其生产与消费的现象。虽然“烂尾”可以粗暴地描述多数的情况,但无法达到“讨论”的目的。
卖角色的行销策略令作品中心的观众产生反感,因为纯粹消费“角色”使作品的结构变得支离破碎,故事成为副产品,这种情况或者可以用“肤浅”和“烂尾”等用语形容。
于是文艺评论寸步难行,无论任何提出意见,反方都可以用“不喜欢就不要看”来反驳。当接受文化只是一种消费选择,“文化评论”就成为人身攻击,因为所谓“文化”的背后除了个人外就甚么都没有。
当然这是不可能的,起码笔者很难相信数十万人一起消费同一个角色十年,而背后甚么都没有。之不过这种“甚么”变得多元,只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评论,降落成万千“诠释”之一。
正如鲁鲁修的复活,之后也可以再死再复活。今天的诠译会在明天变质,评论与作品的食用限期一样的短。
关键词:叛逆的鲁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