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宅男猫

《RBG:不恐龙大法官》:戏剧与纪录片。

「我母亲教导我两件事,做好一位淑女,而且要能独立自主。」
先看了《法律女王》,隔几天接着观赏《RBG:不恐龙大法官》,前者是剧情片后者是纪录片;看完《RBG:不恐龙大法官》,更清楚《法律女王》为追求戏剧效果的取与舍,也更明白当初看完电影的感动何以如此单薄;虽然两片都是讲述大法官鲁思贝德金斯伯格的生平故事,但《法律女王》聚焦在RBG(名字简称)年轻时期的求学与求职过程,以及接手律师的生涩和胆识;《RBG:不恐龙大法官》则把时间跨度拉长,并从不同案件的陈诉、旁人对RBG的观点、RBG本人的访谈、以及担任大法官后针对不同议题的响应等,拼组出RBG的人与思想。

「我母亲教导我两件事,做好一位淑女,而且要能独立自主。」
先看了《法律女王》,隔几天接着观赏《RBG:不恐龙大法官》,前者是剧情片后者是纪录片;看完《RBG:不恐龙大法官》,更清楚《法律女王》为追求戏剧效果的取与舍,也更明白当初看完电影的感动何以如此单薄;虽然两片都是讲述大法官鲁思贝德金斯伯格的生平故事,但《法律女王》聚焦在RBG(名字简称)年轻时期的求学与求职过程,以及接手律师的生涩和胆识;《RBG:不恐龙大法官》则把时间跨度拉长,并从不同案件的陈诉、旁人对RBG的观点、RBG本人的访谈、以及担任大法官后针对不同议题的响应等,拼组出RBG的人与思想。
《RBG:不恐龙大法官》:戏剧与纪录片。

《法律女王》的优点在于用单一案件来看性别歧视不只存在女性也同时存在男性之间,缺点则是导演叙事的呆板,无论是RBG与丈夫马帝的爱情、她与女儿珍与新一代女性间的冲突、或是片尾的法庭戏,都没能堆叠出太厚重的情感力量;反观《RBG:不恐龙大法官》,虽然是纪录片,节奏却明快许多,片中选放的段落都很「精准」,可以有效打动人心;单以电影版的马帝和纪录片版的马帝来说,电影版马帝实在太帅(据说大法官本人看到Armie Hammer,一整个很害羞,哈哈),而且他和妻子性格的反差(内敛/外放)并不明显;反观纪录片里的马帝和妻子互动,常常一个在公开场合开玩笑,一个则是微笑应对,凸显两人性格的差异,再加上旁人的左证以及几幕马帝的妙言妙语,都加深观众对这对伴侣的好印象;而且《RBG:不恐龙大法官》有收录一封马帝的遗书,超级泪点,非常真挚动人!

《RBG:不恐龙大法官》:戏剧与纪录片。

再者,《法律女王》为追求戏剧效果而做出些许更动,例如两部视频都有出现的台词:「告诉我,你们凭什么可以占去男学生的入学机会?」(哈佛校长在餐会上的提问),电影版的RBG在她的回应中教训了校长,记录片版则没有告知观众她的答复(如果现实生活里的RBG是一个较为害羞内敛的人,她真会在公开场合直接酸校长吗?)。

《RBG:不恐龙大法官》:戏剧与纪录片。
另外,《法律女王》片尾的法庭戏,刻意拖到最后一刻才让RBG爆气,类似手法在很多电影中都能看到,但RBG的怯场会给我一种上台前准备不足的错误印象;《RBG:不恐龙大法官》同样有收录RBG初次上法庭时的录音档(处理案件跟电影版不同),RBG回忆当时心情非常紧张,直到她开口讲话,明白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是我的听众。」,心情立刻平静下来,并沉稳地将自己的主张表达出来;《法律女王》利用传统的戏剧手法来引导观众情绪,可惜操作过于明显,反而有些弄巧成拙,干扰情绪的连贯性。

《RBG:不恐龙大法官》:戏剧与纪录片。
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RBG:不恐龙大法官》,细腻耙梳RBG的生平、社会的演变、性别歧视的无所不在(孕妇可被雇主解雇、鳏夫无法领取育儿津贴、军校不收女性等)、RBG与理念不同的保守派大法官的友谊、她和马帝的爱情等,视频尽管有些流于歌功颂德(都是很正面很单一面相的评价,唯一的负面评语,只有她对川普的批判引发争议),但仍不失为一部幽默暖心的佳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宅男福利社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mmfls.com/15197.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