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沉默者,当其他人在讲话时,他在观察。」
《为副不仁》叙述美国前副总统迪克切尼如何一步步成为美国史上权力最大的副总统;电影2/3篇幅都给我流水帐的感觉,虽有几个不错的桥段设计,例如切尼的妻子琳恩督促丈夫爬上权力顶端,琳恩说她是个女性,无法成为市长无法做大事,需要丈夫帮她达成愿望,琳恩这番话令我想起葛罗克伦斯主演的《爱‧欺》,都有女性依靠男性才能争出头的困境;另外,切尼年轻时曾做过电塔修理工人,当一名同事从电塔上摔落并摔断腿,不见任何同事帮忙照顾,就连负责的主管也只是给受伤工人一点津贴并请人替换掉他,没人在意发生了什么事,大家都只顾自己的利益,这个意外事件,让切尼明白了世界的运作方式:上层无情,底层悲情,一清二楚。
然而,我并不特别欣赏《为副不仁》前段大量的戏谑片段,例如切尼与妻子的莎士比亚时刻、电影中段忽然跑出的工作人员字幕、或是交叉剪辑钓鱼画面(政客即钓客,够耐心并且懂得抓准时机才能钓到大鱼)等,都太刻意想要耍小聪明,反而干扰到我的观影情绪;也觉得《为副不仁》相较于Spike Lee导演的《黑色党徒》或Michael Moore导演的《华氏911》,观点不算特殊,批判力度也不够犀利。
电影看了大半场,我几乎要给《为副不仁》:「有趣但不够精采」的评价,幸好电影最后二十分钟扭转了我对视频的看法,前半场的冗长与非要交代清楚的细节,都有了意义。
(底下会提及关键剧情,请斟酌观赏)
亮点一:切尼的心脏。我一直在猜《为副不仁》的旁白到底是谁,他与切尼的关系会怎么连在一起,直到切尼差点因心脏病过世,一名年轻男子(旁白)出了车祸死亡,才让切尼幸运活了下来(换心手术);我不认为切尼事先安排假车祸好获得心脏,但切尼担任副总统期间,确实仰赖无数美国青年的鲜血,才能巩固他的政治地位(战争)。
亮点二:「这一切无关好坏,我们只是在钓鱼。」
钱尼的小女儿玛丽是名女同志,当她跟父母出柜时,切尼接纳了女儿,即便日后小布什邀请他担任副手,切尼也有一条但书:「你(小布什)可以反对同婚,但也必须接受我赞成同婚的立场。」;权力固然迷人,家庭更重要;电影里,切尼的政治手腕冷血无情,什么人都可以被牺牲,唯独妻女是他坚决保护的对象,只要谁敢动她们,他就会翻脸。
后来,切尼的大女儿丽兹打算参选参议员,以延续切尼家族的政治势力;然而保守的怀俄明州反对同婚,丽兹对父亲哭诉说,若是她继续赞成同婚就会选不上参议员,她请求父亲同意让自己对外表示反对同婚好获得选票;为了让丽兹当选参议员,切尼选择牺牲玛丽对家人的信任,让丽兹在电视机前高调反同婚。
无论是伊拉克战争或猎杀海珊行动,都有无数百姓受到牵连与牺牲,唯独切尼一家始终幸福快乐平安地活着,直到丽兹在摄像机前反同婚,我们才发现政治黑手已经伸到切尼家中,永远会保护家人的承诺,终究敌不过对权势的渴望;为了达成某些目的,家(国家/家庭),也可以被牺牲,这是《为副不仁》最大的控诉。
亮点三,《为副不仁》尾声,切尼接受电视台访问,主持人表示越来越多人在研究伊拉克战争的必要性,并且对当年出兵伊拉克的决定提出质疑,切尼面对摄像机(银幕外的观众)说他不会为了让美国民众在家安稳睡觉、无需担心遭受恐怖攻击一事抱歉,他说:「你们选择了我,而我做了你们吩咐我要做的事。」;直到这一刻,我才发现《为副不仁》跟《黑色党徒》如此相似,他们都藉由过往的历史事件来看美国的现状,《为副不仁》提及的「单一行政权理论」(美国总统凌驾一切的巨大权力),以及切尼对摄像机说的一番话,指控的是川普当选美国总统,以及美国民众准备为自己的选择付出的可能惨痛代价。
亮点四,《为副不仁》进入电影工作人员字幕前,有一幕惊喜片段,一群被挑选过的民众在切尼的观察小组安排的居室内看完某部电影(可以是《为副不仁》,导演的自嘲,哈),其中两人对于川普应否担任美国总统一事发生争执,说明美国社会意见分歧,冲突和对立日益严重(没有对话的可能性),另有两名女孩冷眼看待大打出手的男子,她们不关心冲突的原因,只想去戏院看新的《玩命关头》电影;这片段看得我苦笑不已,怎么跟台湾状况如此相似啦(包括片中提及的偏颇媒体对人民的洗脑教育),不是两种意见的隔空对骂与拒绝对话,就是表现出对政治的冷感与漠不关心,而掌权的政客们利用人民的对立与冲突与政治冷感,继续操弄一切,获取所需的权力与资源…
无论是《大卖空》或《为副不仁》,Adam McKay导演不断透过电影阐述他的政治理念与社会观察,我欣赏《为副不仁》的敢言也喜欢它流露的感慨与些许的哀伤;本片群戏相当精采,饰演切尼的Christian Bale和琳恩的Amy Adams,表现尤其突出,奥斯卡提名实至名归,没能获奖,则是运气问题。